第三八三章 越制-《唐朝好男人》


    第(3/3)页

    去年开业的陈记鱼庄已经营运了半年,起初的旺劲过去后生意惨淡过一阵。随了时间的推移客源才逐步稳定下来。

    有身份的人吃那个是个好奇,两顿过去就再没新鲜感觉,一锅里几把筷子搅和本就不雅观,这年头又不兴饭桌上嘻嘻哈哈地扯淡,几个人闷了头一个盆里扒拉无趣之极,日常吃饭、宴客还是以精致菜式为主。

    一般人家则不同,因为鱼价比禽蛋猪羊都便宜些,花钱不多。味道也能接受,常来的都是些家景殷实的中小户子弟,朋友间围了一锅吃吃喝喝的图个高兴,多以学员、生意人、政府基层工作人员为主力。若有家有室的人家想换个口味,都是来这边买点锅料,去集市称点鲜鱼自家摆弄,关起门来倒也自得其乐。

    从鱼庄大帐上看,利润大多都是酒水、底料来地。真说菜蔬鱼肉的赚不了几个钱。但给王家庄子很好的解决了卖鱼难的问题。每天两家鱼塘边来来往往贩鱼地小车不断,赶集逛庙会时候称尾鲜鱼回去的下菜的情形已经很普遍了。不再有鱼塘里长出几十斤鱼精的担忧。

    有了鲜鱼这个进项打底,云丫头很懂得利用有限的水面资源,她家鱼塘里杂鱼多,投鸭子下去一来清理了水面上的小杂鱼,肥了鸭子又肥了水,一举两得。不敢想啊,数年前那个一把火烧的一清二白的云家在个小丫头地操持下过的红红火火。鸡鸭蛋鱼,数百亩的藕塘,邻了河道上的大藕粉作坊,几经翻修的老宅容光焕发由胜当年。

    说起来这都是让逼的,天灾人祸不说,和远近闻名的王家大善夫人比邻,搁一般人早垮了。凭借智慧和辛劳咬牙撑过来,拨云见日啊,无尽的欢喜都写在那张润红地笑脸上,夕阳下地云丫头显得健康挺拔。

    九斤对这个周身透着日头味的阿姨有好感,这种气质是家里身娇肉贵地俩娘不具备的,大户人家里养尊处优惯了,缺少活力。

    “今年还行吧?”从云丫头怀里接过恋恋不舍的九斤重新架在脖子上,“听他们说云家的禽蛋铺子就快张了,到时候打个招呼,喜事不能错过了。”

    “小门面,王家大哥定不放在眼里。”云丫头不好意思的靠了岸旁柳树上,“上次苏老将军提了小女煮的鸭子还对口,托他老人家的福在灯笼市盘了块店面。”

    “哦,好事。其实也每必要跑那么远,就在庄口起一家就行,如今咱庄子作坊多,现拉现宰的都方便,也不愁卖不出去。邻了南晋昌的两排门脸都不错,要有这打算我给你做这主了。”灯笼市靠了外城圈子的要道上,地界好是好,就是里面需要支应的事太多,一个姑娘家怕应付不下来。

    云丫头赶紧道谢,客气的推辞了。乡里乡亲的,又是附近有名的大户人家,在城里拥有家大铺面是家业旺盛,但庄子上围了乡亲做买卖就不尽然了,拉不下脸去。毕竟俩弟弟都大了,跟了国公府张氏兄弟求学,不好因为这事给弟弟们弄的面上无光。

    说起来是这个理,这年代人想法怪,不强求。按颖计算,云家现在一年轻松千十贯的进项,也算是大富之家了,看不上庄子里这点利润,有这个活路不如让庄户们自己赚了。说起来庄子不到三百户人,可现在远远不止这个数,真打算干这营生也不少赚。

    “那得整理个详细出来朝官上重新报一次,免得别人说闲话。”记得当年是二百七十三户,过了三百户就越制了。

    “怕有七百户了吧,妾身这边发愁呢。多几十户也无妨,并了云家时候多了百十户也说的过去,可随了庄户家投靠的亲友越来越多,说是王家庄子上的又不种王家地,说不是吧又天天几家作坊进进出出。这一报上去就惹事,不报也是个心病。”

    “就咱一家?”

    “说起来就咱一家。赶起来容易,却不近人情了。”颖无奈的给名册合上,“就咱家作坊多,夫君给想想办法,听说今年户部开始核查户籍了,就几个月的事。”

    这得想想,这年头越制可是大事,逮住可下狠手拾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