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悲愤之余-《浴血江山九龙嫡》


    第(3/3)页

    由于需求量大,朝廷已经没办法禁止,于是便在正统年间正式允许民间使用白银交易。

    当时一两银子也差不多八百块左右。

    清朝康乾之时由于白银大量流入华夏,正常时也就值七百块钱。

    最低时一两银子不过三百多块。

    但晚清时,由于不平等条约白银大量外流至列强的手上,导致白银面值上涨。

    最贵时可以值一千五百块钱。甚至到后来,四块银元就能买个丫鬟回家。

    而这个时代,由于是乱世,白银也是十分值钱的。

    一两银子,差不多有一千一到一千二之间。

    在这个万元户还是传说的时代,刘永铭的百万两银子就值十几个亿了。

    而赵振华的四百两银子,差不多也有四十五万块。

    赵振华虽说不上有多节俭,却从来不铺张浪费。

    他一年用个三万块也就顶天了,再加上他中了举人以后就有收入了,以至于那四百两银子用到现在还有的剩。

    刘永铭哈哈笑了起来:“当时你才几岁呀,卖如此贵重的东西,也不怕被人骗,给你二十文钱了事?”

    赵振华言道:“我之前的运气虽说不好,家境遇祸。但后来却是好了许多。颇有贵人相助。卖千年人参是一位先生帮我卖的,所以当时我并未吃亏,那教书先生即是后来我的恩师。”

    刘永铭一愣,说道:“教你工科的?”

    “是。但他也只教我工科,他说他并不善长文章,还帮我去找了杜家,让我在杜家学堂那里读书。”

    刘永铭深吸了一口气,他又问道:“简字也是你跟他学的?他有没有教过你符号……就是一种极简单的笔画用来替代一些算术算法此类的东西?”

    赵振华好似是看到了知己一般,连忙说道:“有。那位先生十分博学,与我说了那些符号是梵文入我中华之后的变化符号。我后来拜访过一些名家,从他们那里看到了一些梵文译书,得以确认,并无可疑。六爷是不是也以为教我工科之人即是赵子季?”

    赵振华一点也不傻。

    刘永铭点头说道:“哦,是。本王的确是这么想的。”

    “绝不可能是!”

    刘永铭问:“为何如此笃定?”

    赵振华解释道:“其人心善。我所便卖千年人参所得之银两,其分文不取。不仅如此,他还担心我之年幼,银子被旁人所夺,而暂住于我家,保我平安。也因此其在我家中教我读书学字。他曾为一己之专长为邻里农人排忧解难。不仅画以图纸,筹款建造水翻车,还造他人所未见之粪丹,助苗而长。”


    第(3/3)页